二十年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颇为自信地安慰西方人说:“中国不可能成为一个大国,因为中国没有可以输出的普世价值观。”2008年北京电视台主持人胡紫薇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发布会上借用法国一个外交部长的话说:“中国在能够输出价值观之前,不会成为一个大国”,因其非正常的主动,一度引起轩然大波,她那充满官腔的倾诉的开场白点醒了国人输出价值观的意识。
原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在南京东南大学演讲时说,澳大利亚报纸曾提出三个问题,击中了中国经济的软肋,这三个问题是:“1、你们什么时候才能使全球大多数国家的精英愿把孩子送到中国留学,而不是送美欧;2、什么时候才能使全球大多数人特别是年轻人更多看中国电影、听中国音乐、读中国书籍;3、什么时候全球消费者选购产品更多选择中国品牌。”只有软实力真正与硬实力匹配,中国才会在世界上具有真正的影响力。换句话说,中国需要输出自己的价值观。
就好像一个物理博士后迫切希望别人引用他的文章一样,中国迫切需要输出价值观。世人一提民主自由,就想起美国,这种效应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在某些人那里已经到了马首是瞻的程度,迷信的程度。如果世界上有很多人对中国也能到迷信的程度,中国就好办事了,阎学通管这叫软实力。
国家价值观,凝结在国家的历史发展与优秀文化之中,是国家形象的典型代表,更是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一个国家要想具备全球影响力,崛起成为真正的大国,必须输出本国价值观。
所以,现在有种说法,一流国家输出文化和价值,二流国家输出技术和规则,三流国家输出产品和劳力。如果自身的文化,尤其是价值观不能产生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和认同,中国就永远是一个不入流的国家。唯有价值观才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才能给自己的国家发展和文明模式带来合法性和认同感。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价值观更是社会意识的精华。中国是举世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历史记录以来,中国的先进文化就不断地影响着周边的国家﹑民族﹑乃至全世界。特别是进入大一统的汉唐时代,儒家学说备受日本﹑朝鲜和越南等国家的推崇,不少国家根据汉字创造了自己的文字,从服饰﹑饮食﹑礼仪﹑官僚制度等都深深地打上了中国价值观的烙印。
古代中国一直是文化输出地,影响着周边国家历史与文化
中国的优秀文化﹑制度﹑技术等源源不断地流入世界各地,同时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传播了中国普世﹑博爱﹑中庸的价值观。不仅如此,中国元素的进入还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文明发展水平,促进了全球经济文化的交流。因为古代中国先进文化即优秀价值观的输出,所以古代中国才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大国之姿,被誉为“天朝上国”。
美国成为真正大国的道路正是从输出价值观得到世界的认同,美国在19世纪末就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当时,美国无论是人口﹑国内生产总值还是工农业的各项指标均已全面领先世界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但是在以英法为代表的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眼里,美国仍然摆脱不了二流国家的阴影。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美国是一个没有文化积淀也没有文化影响力的国家。因为美国不能输出价值观,所以在西欧老牌大国的眼中仍然不入流。但是这个格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被彻底的打破了。二战之后,饱受战火荼毒的欧亚大陆国家难以为继,美国人趁机大肆发展。美国的文化事业这时如雨后春笋一般异军突起。
美国流行文化仍是当今世界的主流
美国的乡村音乐大放光彩,快餐文化也伴随着肯德基﹑麦当劳﹑沃尔玛这些世界500强席卷全球,好莱坞更是占领了全球电影票房的半壁江山,赚取了大把银票,连文化差异较大的东亚地区也没有阻挡美国文化的进攻脚步。伴随着美国文化产品的输出,美国那自由﹑民主﹑平等的价值观也在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世界各地。傲娇的西欧资本主义强国不得不放下身段,接受美国成为真正的世界大国的事实。
价值观就是打中你心的,让你深深的为之信服相信的,被说服的那些东西。纵观世界,美国有牛仔的冒险,创新的精神内核。英国有贵族绅士风度和严谨的思维模式。德国有日尔曼式的强悍探索!日本有精致,细腻。那中国有什么?一个世纪过去了,人们才终于翻然大悟,一个真正的大国,并不是有多少高精尖的武器,有多么厚实的GDP,有多少伟大的华人在世界各地流光溢彩。
这个世界的上一个领导是英国,英国输出了资本主义。这个世界目前的领导是美国,美国输出了自由民主,输出了废除君主制(其实是用了法国的专利)。这两种价值观是国家级的,它们有这样的特点:
第一,是天下大势。也就是说世界要变了,过去那一套不好使了。比如战国时期的变法,就是一种价值观。谁先变法谁先变强,不变法就得完蛋。当这种价值观出来的时候,它是如此之新,以至于很多保守势力反对它。但是反对无效,你不这么变就不行。
第二,这种价值观一出来,就会迅速(以历史的时间尺度测量)得到广泛响应。别国的普通民众和先进分子会认为此前他们的生活都太愚昧了,你才是真正的文明。比如说美国梦,美国梦之所以是美国梦,其核心主体是“美国”,只有在美国才能实现这样的梦想。而美国文化最具有吸引力的部分是他的强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代表先进文明,对于其他国家的民族有很大的吸引力,它欢迎不同文明的加入。有人说中国儒家文化是可输出的价值观,历史上曾经是过,但那是千年以前,而且仅限东亚地区。现在想让世界”重新发现”儒家,是天方夜谭,更不要说儒家是不是未来世界发展的大方向了。
近些年来,不少人为中国经济总量的数字不断上升而莫名激动,“大国崛起论”和“中国模式说”甚嚣尘上,其实,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属于大国,尤其是否属于强国,并不完全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影响力。所以即使中国变得强大了,也只不过是现代人类文明的“他者”和“异端”而已。如果外国人不认可中国的价值观,就只能戴着自身价值观的“有色眼镜”来观察与衡量中国的发展与崛起。
价值观是否能够被输出,取决于这种价值观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一个国家强大了,人民幸福了,自然会有人向你学习。否则的话,即使你死乞白赖求人家学,甚至拿着枪逼人家学,人家也不会学你。国内媒体每天的狂轰滥炸,有什么用?受众都是中国人。看看美国欧洲怎么文化输出的吧,电影,互联网,文学作品,往往从人类的共性下手,比如人性,情感,爱等方面,慢慢宣传他们的价值观。而别的国家也乐于接受。一部《战狼2》激起了国人的爱国热情,很燃,看了让人热血沸腾,从商业角度来看是成功的,但如果上升到价值观层面,电影缺少对人性层面的发掘,国外人看了是无感的,这最多是一部爆米花式的电影。
那么中国如何才能让自己的价值观,并让世界普遍接受的呢?中国什么时候有了自己的“梦”,什么时候让每个中国人心甘情愿为了追寻“中国梦”奋斗一辈子,什么时候也能包容天下人,并吸引外国人乐于在中国追寻“中国梦”,直至自信地派出外国裔中国人出使他国,并让他们由衷地感到舒畅,感到自豪,自觉地推销“中国梦”,那个时候,当我们说起“大国崛起”,说起“中国模式”的时候,才是真正有底气,才是真正的气派!
要输出国家价值观,就要好好研究这个世界未来的趋势潮流是什么?这个世界几十年之内有没有可能产生像工业革命那样深刻的大变革?如果有这样的变革,那么中国只要先走一步取得专利权,就自然算你输出价值观。反过来说如果我们预计2050年的世界人们的生活方式会跟现在差不多,那么就没有什么值得中国输出的价值观。
关于世界的趋势潮流,目前很多人多有预测。比如 Thomas Friedman 认为谁引领了能源革命谁就引领世界潮流。再比如绝大多数人都同意信息技术是一场革命。好的方面是中国正在积极迎头赶上,在科技方面,互联网,高铁,人工智能、太空科技、量子科技都有快速发展,表现越来越强,最近出现的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不仅在国内受欢迎,也影响了世界其他国家,吸引越来越多的目光。
掌握未来趋势的国家,必将引领世界潮流者
中国的经济也是一张王牌,一路一带效应开始显现,但中国的GDP占美国的60%,人均较低,制造来在中下游徘徊,与高端制造的德国有差距,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距输出价值观有一定的距离,所以中国目前最好的姿态还是好好发展自己,同时,眼光应该敏锐,时刻注意这个世界到底有没有一个趋势潮流,如果有的话,这个趋势潮流是什么,以及我们能做什么?